作者: 馬偉亞 來源: 菏澤日報 發(fā)表時間: 2022-08-30 10:36
馬偉亞
我的老家在山東菏澤,不僅是聞名世界的中國牡丹之都,還是美名傳揚的武術之鄉(xiāng)、好漢之鄉(xiāng)。
菏澤是中華民族的武術發(fā)源地之一,自古以來,武林英雄、武術名家、武壇新秀不計其數(shù),星光閃耀,熠熠生輝。另外,菏澤各地還有數(shù)不勝數(shù)的武術愛好者,甚至三百六十行,行行都有習武之人,真是令人贊嘆菏澤不愧是武術之鄉(xiāng)。
水滸一百單八將,七十二人出鄆城。從路見不平一聲吼的水滸英雄,到大刀向鬼子頭上砍去的趙登禹將軍,他們見義勇為、保家衛(wèi)國的英雄事跡,傳奇故事,至今仍然流傳在菏澤的大街小巷,傳唱在戲曲歌劇,傳頌在報章書籍中。
菏澤的武術門派眾多,拳法眾多,僅是拳法就多達上百種。拳法主要有梅花拳、大洪拳、二洪拳、小洪拳、八卦掌、長拳,還有太極拳、少林拳、形意拳、水滸拳等。
千百年來,菏澤的武術是一代代傳承,一輩輩發(fā)揚。從菏澤城區(qū),到縣城,到鄉(xiāng)村,都有廣泛的群眾基礎,有眾多的習武之人。無論男女老少,一般都練過武術、習過拳法或耍過棍棒。想當年,在我的小伙伴中,無論年齡大小,誰要是不會個一招半式、三拳兩腳,自己都看不起自己。
毫不夸張地說,在菏澤,武林中人對南拳北腿、十八般兵器無一不研習,無一不專業(yè),無一不精通。
正是在這種濃厚的習武氛圍中,我從小就習武。因為,我的爺爺、我的大爺、我的父親、我的叔叔,甚至我的嬸嬸,他們都是習武之人。
在長輩、同輩,甚至晚輩的影響之下,我們村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習武練武一直是蔚然成風。當然,我們周圍的村子、十里之外的鎮(zhèn)上也是如此。
我小時候最常見的是,老少爺們在農閑時間或者農活之余,三三兩兩的人練練拳腳,過過招式,切磋切磋武術技巧。
我曾經練的第一套拳法是長拳,雖然我現(xiàn)在已過不惑之年,但是我還能把這一套拳法完完整整地打出,而且絲毫不差。
說起來,這套長拳還是我二大爺教給我的,由于我從小又笨又拙,為了練好這套拳,我沒少挨我二大爺?shù)淖帷?/p>
應該說,習練武術往大了說可以保家衛(wèi)國、為國爭光,從小了說可以強身健體、自衛(wèi)防身。就拿我二大爺來說,雖然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莊稼人,但絕對是身懷絕技的武林中人。我二大爺年輕時,曾經在外地打工,有一次遇到一個持刀歹徒在行兇,來不及多想,二大爺當時憑著一身過硬本領見義勇為,赤手空拳、三拳兩腳就制服了那個持刀歹徒,受到聞訊趕來的人民警察和在場圍觀的眾多市民一致贊揚,為此還上過電視、登過報紙。每當提起這件事,我二大爺都不無自豪地說:“我這個來自武術之鄉(xiāng)的練家子,也算為咱菏澤爭光了。”
武術作為菏澤的一張靚麗的名片,早已美名傳揚,英名遠揚,相信未來依然會精彩紛呈,不斷地發(fā)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