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徐振元 來源: 菏澤日報 發(fā)表時間: 2022-05-05 10:11
中國菏澤網消息(通訊員 徐振元)4月28日,菏澤市牡丹防溺水安全教育中心主任倪健,接到山東建筑大學博導、山東省唯一參加金磚五國科普會議的代表李月恩教授通過微信傳來的喜訊:他在由俄羅斯主持召開的由巴西、印度、南非、中國等五國參加的科普會議上,詳細介紹了菏澤通過冬泳、救援、宣講、阻泳和建游泳救生服務中心教學生學會游泳的五環(huán)相扣一條龍工作經驗,受到五國專家的一致好評。
科普會議專家評價說,菏澤在做好救援的同時,加大了防的力度,堅持三管齊下,在宣講、阻泳和建游泳池教學生學會游泳方面織牢防溺水的大網,走出了一條溺亡由高到底最終走向終結的成功之路,創(chuàng)立了系統(tǒng)化、制度化、網格化工程。
菏澤作為黃河入魯第一市,黃河流經我市四個縣區(qū),長度達185公里。黃河表面平靜,也滋養(yǎng)了兩岸人民,但水面下有很深的漩渦。每到暑期,就時常發(fā)生學生溺亡慘劇。菏澤黃河段,僅2016、2017兩年初步統(tǒng)計,就發(fā)生溺水事故57起,溺亡67人。在我國,每年約有5.7萬人死于溺水,少年兒童溺水死亡人數占總溺水死亡人數的56.04%,其中8至16歲少年兒童占了絕大部分。
2015年,菏澤市冬泳協(xié)會成立的同時,就成立了牡丹緊急救援隊,隊員們堅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理念,被發(fā)纓冠,總是第一時間出現在各個溺水事故的現場,用血肉之軀與死神爭搶,救出了許多鮮活的生命。冬泳協(xié)會會長劉貴林,堅持參加冬泳,掌握了游泳技能,又通過國家培訓,拿到救生員證書,持證走上救生之路。他本來有個旅游車隊,為了救人,常常耽誤很多生意,堅持把救援進行到底,山東廣播電視臺在“齊魯先鋒”欄目對他的事跡作了專題報道。救援隊第一任隊長李慶磊、副隊長段偉、指導員宋曉波積極擔當作為,全國橫跨瓊州海峽第一女將孫冬梅也參與其中,救援隊隊員都是自己掏錢購買車輛和救生設備,從來不收溺水者家屬一分錢。
2019年10月,經菏澤市教育局批準,成立了由倪健任主任的菏澤市牡丹防溺水安全教育中心。同年12月,倪健又被聘為市關工委關愛團副團長。他多方聯系,組織招募義工性質的專職宣講師26人、助講200余人,足跡踏遍菏澤市所有縣區(qū)開展防溺水宣講803場,直接受益學生50余萬人,網絡受益人數達1003萬人。在蘇州大學體育專業(yè)畢業(yè)的呂繪儒,自建東旭鄉(xiāng)村游泳館,承擔起游泳教學與救援兩項服務,免費培訓80名農村留守兒童,被山東省教育廳聘為防溺水主講嘉賓,向全省中小學師生演講,聽眾和點擊量近1000萬人次。倪健還開車送金牌講師馬會影,到河南范縣宣講100多場,范縣教育局送給防溺水安全教育中心卓越貢獻團隊銅牌。金牌講師楊慧芳個人宣講學校61所,是2021年宣講數量最多的講師。倪健重視宣講和阻泳的事跡被山東廣播電視臺“齊魯先鋒”欄目也作了專題報道。
設立最后一道防線,開展阻泳活動。菏澤市牡丹防溺水安全教育中心組織、發(fā)動七縣四區(qū)的冬泳愛好者、五老志愿者和愛心人士1600余人組成16個阻泳團,分別在黃河、雷澤湖、洙趙新河、趙王河、窯坑、池塘等野外水域,設立警示標牌,懸掛宣傳橫幅,分段包干巡回勸阻青少年下水游泳;同時,阻泳團還積極向河湖坑塘岸邊勞作的村民、放羊老人、垂釣者等宣傳防溺水知識,動員他們“兼職”開展阻泳工作,共同守護防溺水最后一道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