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一区二区在线,久久精品免费香蕉网,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视频,日本性爱一区二区

您當前位置:中國菏澤網  >  百家黨媒菏澤行  > 正文

立體交通網托舉“牡丹之都”崛起新格局
——我市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紀實

作者: 孔博 來源: 菏澤日報 發(fā)表時間: 2025-04-15 09:30

四月的菏澤,牡丹花海如畫卷般鋪展,絢爛多姿。八方游客沿著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紛至沓來,齊聚這座“中國牡丹之都”。從高鐵風馳電掣穿城而過,到機場振翅騰飛連接四方;從內河航道貫通江海,到鄉(xiāng)村公路蜿蜒串聯城鄉(xiāng),菏澤正以交通建設的“加速度”,撬動城市能級的全面躍升。

在這片中原大地上,菏澤正描繪著一幅“人暢其行、物暢其流、業(yè)暢其興”的壯美畫卷。交通的便捷不僅讓人們出行更加順暢,也讓物資流通更加高效,產業(yè)發(fā)展更加繁榮。菏澤,這座古老而又現代的城市,正以嶄新的姿態(tài),迎接八方來客,共襄盛舉。

高鐵飛馳貫通南北經濟動脈

4月7日上午10時37分,G2097次“牡丹號”高鐵專列從青島北站啟程,800余名游客乘坐這趟“流動的牡丹文化長廊”駛向菏澤。這趟“乘高鐵·賞國色·游菏澤”的專列,不僅是流動的文化名片,更折射出菏澤高鐵網絡的蓬勃活力。

作為國家“八縱八橫”高鐵網的重要一縱,途經我市的雄商高鐵菏澤段的建設正以“加速度”推進。這是一條全長149公里、總投資196億元的“南北大動脈”,自2022年開工以來已完成工程量的70%,預計2026年10月通車。屆時,菏澤至雄安新區(qū)的時空距離將縮短至3小時以內,成為京津冀與中原城市群的“黃金節(jié)點”。與此同時,鄄城鐵路貨運站和盛玉冷鏈物流項目同步推進,未來將形成“高鐵客運+貨運鐵路”雙輪驅動格局,助力菏澤深度融入全國物流網絡。

機場騰飛架起開放“空中走廊”

4月2日,菏澤牡丹機場迎來通航4周年。這座魯西南唯一的支線機場,累計完成旅客吞吐量263萬人次,航班起降2.5萬架次,貨郵運輸2061噸,通航城市達31個,旅客吞吐量排名從2021年的全國第152位躍升至2024年的第111位,提前6年完成年旅客吞吐量規(guī)劃目標。

2025年3月,全國首個非對外開放口岸機場航空運輸類海關監(jiān)管作業(yè)場所在此啟用,打破了傳統海關監(jiān)管必須依托口岸的限制。曹縣人發(fā)制品、牡丹區(qū)芍藥鮮切花等特色產品可在本地完成“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通關時間壓縮48小時,年節(jié)省物流成本超千萬元。從“通航”到“通達世界”,牡丹機場正從“交通樞紐”向“價值樞紐”跨越,成為菏澤對接“一帶一路”的“空中橋梁”。

黃金水道激活內陸航運潛能

在新萬福河航道萬豐港碼頭,幾十艘千噸級貨船正緊張裝卸玻璃制品、化肥、煤炭等大宗貨物。作為魯西南首個具備集裝箱運輸能力的內河港口,萬豐港2024年吞吐量突破400萬噸,同比增長100%,為周邊企業(yè)節(jié)省物流成本超1.2億元。一艘滿載巨潤建材玻璃的貨船順流而下,經京杭大運河入長江、抵海港,最終直達日韓及東南亞市場,運輸成本僅為公路的1/10。

菏澤內河航運的突破,源于新萬福河、洙水河兩條高等級航道的升級。新萬福河航道按三級標準建設,可通航1000噸級船舶,二期工程侯樓至關橋段預計2026年完工,屆時年貨運量將突破2000萬噸;洙水河航道“三改二”工程啟動,未來可通航2000噸級船舶,巨野臨港產業(yè)園已吸引10余家玻璃深加工企業(yè)入駐,形成全國最大的浮法玻璃生產基地。曾經的“內陸地區(qū)”,如今借“黃金水道”通江達海,成為長江經濟帶與黃河流域生態(tài)保護和高質量發(fā)展的重要連接點。

路網延伸繪就鄉(xiāng)村振興畫卷

去年,菏澤新建“四好農村路”750公里,旅游公路串聯起30余個景區(qū),東明縣海莊路和鄄城縣旅游路等項目相繼開工,農村公路總里程達2.3萬公里,實現“村村通”向“戶戶通”升級。

四通八達的交通網不僅便利了出行,更激活了鄉(xiāng)村經濟。曹縣莊寨鎮(zhèn)依托高鐵物流,木材加工產業(yè)年銷售額突破200億元;牡丹區(qū)高莊鎮(zhèn)的牡丹鮮切花通過農村公路網快速集散,48小時內直達全國市場。一條條“產業(yè)路”“旅游路”成為鄉(xiāng)村振興的“加速器”,讓菏澤的特色農產品、文旅資源“走出去”,發(fā)展機遇“引進來”。

從“四塞之固”到“八方通衢”,菏澤以交通先行破局,為城市能級躍升注入強勁動能。當“牡丹號”高鐵專列穿越花海,當千噸貨船鳴笛啟航,當航班劃破長空連接世界,菏澤正以立體交通網為筆,在齊魯大地繪就開放發(fā)展的壯美畫卷。在“交通強市”戰(zhàn)略的托舉下,菏澤正向著“區(qū)域性綜合交通樞紐”的目標全速邁進。

記者 孔博

責任編輯:
分享到:
中共菏澤市委網信辦主管 菏澤日報社主辦| 新聞刊登批準文號:魯新聞辦[2004]20號 | 互聯網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17
網站備案號:魯ICP備09012531號 | 魯公網安備 37172902372011號
Copyright© 2004-2012 heze.cn All rights reserved.中國菏澤網